高级检索
重新检索在检索结果中检索

姓名:翟禹

性别:男

职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蒙古史

所获荣誉: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

查看更多

分类导航

语种

五库导航

资源类型

出版时间

更多

作者

机构

学科

历史、地理 (51)
文化、科学、... (7)
政治、法律 (5)
社会科学总论 (3)
经济 (2)
环境科学、安... (2)
军事 (1)
文学 (1)
更多

主题

更多
每页显示102050
71条资源
  • [期刊论文] 明开平卫置迁考述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3.00

    关键词:明朝;北元;开平卫;北边防御体系

    摘要:洪武初期,明朝在元上都故城设置开平卫,永乐初年内迁,随即复置,此后沿用至宣德年间,洪熙元年首次提出内迁之议,明朝政府经多次筹备商议,最终于宣德五年内迁至长城以内的独石口,开平故城成为边外之地.开平卫的内迁是洪熙、宣德时期北边防御体系调整的结果,其置迁过程也反映了明与北元对峙格局的变化.

  • [期刊论文] 明代宣大山西三镇长城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9.00

    关键词:明代;宣府;大同;山西;长城

    摘要:明朝为防御蒙古南下,在北部边疆构筑九边军镇长城防御体系。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接触、交流和融合极为频繁的晋蒙冀交界地区,最终形成宣府、大同和山西三个军镇。目前关于宣大山西三镇长城的研究总体比较薄弱,应从明代早期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后期修建的城堡、长城沿线的民间信仰等角度入手开展研究。这种微观细部考证研究,将有助于全面认识明代长城防御体系。

  • [期刊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理论基石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9.00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

    摘要: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他强调:“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就指出,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

  • [期刊论文] 元代的大宁路地震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0

    关键词:元代;大宁;地震;赈恤

    摘要:元代是地震多发期,其中发生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大宁路地震是一次破坏性极大的地震。元代的大宁路为辽代的中京、金代的北京,是元代东北地区的重要路级建制,在沟通东北与中原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宁路地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影响到了元代政治走向和灾异观,同时地震发生时正值东道诸王乃颜叛乱,这给东北地区造成了较大的饥荒等灾害影响,元朝政府通过赈灾、平叛等多措并...

  • [期刊论文] 元代刘整家族史事考论——以《刘垓神道碑》为中心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0

    关键词:元代;刘整;刘垓;虞集;降将

    摘要:叛宋降元的名将刘整之子刘垓有《刘垓神道碑》墨迹流传至今,碑文为元代著名文士虞集所撰,学界曾对此碑进行过初步整理考证。虞集于至治二年(1322)在吴中省墓之时,受到刘垓之子刘威的邀请,完成此碑的撰写。传主刘垓为刘整之子,跟随刘整先后征战四川、襄樊等地,多次立有战功,后得到元朝政府封赏,其一生的经历是当时宋元战争中南宋军事降将的典型写照。

  • [期刊论文] 架子山遗址群的遗产内涵、文化价值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9.00

    关键词:架子山遗址群;夏家店下层文化;遗产内涵;文化价值;保护利用

    摘要:架子山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永丰乡,是由架子山、大山前、西南沟三个聚落遗址为主组成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大型遗址群,年代为距今4000年至3500年左右,共计有27处遗址点。架子山遗址群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和社会价值,遗址群本体保存总体较好,但历经多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和认为因素的破坏,文博部门多次对其进行调查和考古发掘,但截至目前尚...

  • [期刊论文] 元上都研究综述(1994~2012年)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3.00

    关键词:国内;元上都;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学术界对元上都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考古等角度。历史学方面涉及到元上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交通、都城建筑、纪行诗以及元上都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等,考古学研究主要是元上都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对于元上都遗产价值的认识和评估,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尚不多见。

  • [期刊论文] 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晋蒙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区构建——以云石堡及周边遗存为例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8.00

    关键词:线性文化遗产;遗产廊道;旅游区;长城;云石堡

    摘要:长城是一项内涵复杂的线性文化遗产,晋蒙交界建有明代九边重镇大同镇、山西镇长城防御体系,其中位于朔州市右玉县的云石堡及周边长城遗存较为典型,云石堡及周边长城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区的基本信息包括云石新堡、旧堡、马市、长城墙体等遗产核心区和界碑、铁山堡、威远城、十三边、圣山等遗产辐射区。在长城保护利用工作中,要全面认识和描述长城遗产,控制旅游承载力,并认识到交通路线的...

  • [期刊论文] 汉代居延甲渠塞遗址群保护展示探讨——居延遗址群保护利用研究之二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6.00

    关键词:游牧文化;居延;甲渠塞遗址群;A8鄣城;保护;展示;草原丝绸之路

    摘要:额济纳旗居延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汉代甲渠塞。对甲渠塞遗址群的保护可划定保护区划,对周边环境实施整治与管理,实施科学回填、抢险加固等保护工程,对于遗址群的展示范围与主题,特别是A8障城和部分重点烽燧的展示等,也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 [期刊论文] 刘整若干史实探讨——宋元之际降将研究之二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

    出版日期:2016.00

    关键词:刘整;降将;宋元战争;蒙古;民族关系

    摘要:宋元之际出现了众多叛宋降元的将领,蜀中名将刘整是其中一员。刘整入元以后,战功卓著,在攻克襄樊之战及淮西等战场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加速了灭宋进程。刘整在仕元生涯中,与蒙古将领矛盾重重,其立功心切的愿望与不如意的仕元境遇相冲突,最终导致其在宋元战争最后关头功未成而身先死。对于刘整个案的考察,有助于认识宋元之际降将的境遇问题。

共71条记录 1/8 首页 1 2 3 4 5 跳转 下页 尾页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