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重新检索在检索结果中检索

姓名:胡玉春

性别:女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北方民族历史、十六国史

所获荣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一层次);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

查看更多

分类导航

语种

五库导航

资源类型

出版时间

更多

作者

机构

学科

历史、地理 (24)
经济 (2)

主题

更多
每页显示102050
30条资源
  • [期刊论文] 《朔方论丛》评介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0

    关键词:北方民族;文化研究;内蒙古;蒙古族;历史研究;论文集;朔方;各民族;拓跋鲜卑;社会科学院

    摘要:《朔方论丛》是一部研究北方民族和蒙古族历史的论文集,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呼和浩特市塞北文化研究会编撰,于2011年9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历史上,北方各民族或相继、或同时活动于这一地区,在各民族发展的同时,作为整体北方民族也在传承着其极

  • [期刊论文] 浅谈“大夏真兴”钱币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0

    摘要:'大夏真兴'钱是清朝晚期以后出现的古钱币。古币学家和文物鉴赏家们一般认为该币是十六国时期铁弗大夏国铸造的货币。关于'大夏真兴'钱的文字考证最早见录于翁树培的《古泉汇考》,为刘燕庭之眉批按语。刘氏认为,六朝时期的钱币,都承袭秦汉铢两钱币风格,而'大夏真兴'以泉文纪元,可能并非属于六朝时

  • [期刊论文] 多视角审视下的赫连勃勃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0.00

    关键词:残暴;民族同源观;大一统;文教;军事才略

    摘要:赫连勃勃是大夏国的创建者。在史籍中赫连勃勃最为鲜明的形象是嗜杀冷血的暴君,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研究,如果我们不考虑时事而轻易得出结论,于人物而言太过单薄,于赫连勃勃而言也有失公允。铁弗匈奴遭到拓跋鲜卑重创以后,赫连勃勃逃亡后秦,周旋于多事之秋的混战时代,最终成就了大夏国一时的辉煌。因此,在赫连勃勃身上必然有更鲜活、更复杂、更具内涵的品质存在。

  • [期刊论文] 铁弗大夏国政治制度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2.00

    关键词:中华民族;古代民族;民族历史

    摘要:铁弗大夏国的政治制度基本是以中原传统官制为模式构建起来的,职官机构设置较完备.从中枢官制来看,无论是皇帝名位制度,还是中枢、军事职官的设置,大夏政权呈现出与中原政治制度明显趋同化的共性特征.仅就政治制度的构建而言,铁弗大夏国已经很难看到胡族政权的影子.

  • [期刊论文] 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关系考略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2.00

    关键词:铁弗匈奴;拓拔鲜卑;争夺;融合

    摘要:铁弗匈奴和拓拔鲜卑在血缘上有共通、共生关系,但在双方长达近一百五十余年的交往中,战争发生频繁,始终占据两族外交的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铁弗匈奴和拓跋鲜卑地域文化、经济模式趋同,他们共享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有限环境资源,其发展历史亦多赖于此,因此争夺生存资源是他们首要的战争任务。通过战争的交往本身也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途径。

  • [期刊论文] 魏晋南北朝北方民族关系的特点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2.00

    关键词:民族关系;迁徙;文化;传播;融合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复杂。民族迁徙、民族矛盾、民族战争、民族融合、民族重组等内容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基本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现象,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民族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的积极贡献也不能忽视。

  • [期刊论文] 独孤部族源考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4.00

    摘要:目前学界不见有就独孤部族源问题展开具体辨析和考证的专文,相关研究中涉及此问题者也很少。通过对文献中记载的有关独孤族源不同观点的分析、辩证,尽量梳理独孤部族历史的来龙去脉。由于文献资料的局限性,探讨该部的族源问题,很难涵盖部族整体,只能以部族首领家族之族源为代表来考察独孤部整体族源的大致情况。

  • [期刊论文] 浅谈“大夏真兴”钱币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0

  • [期刊论文] 再论丁零与敕勒、高车之族源关系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5.00

    关键词:丁零;敕勒;高车;族源关系

    摘要:“丁零”、“敕勒”、“高车”都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族称,其民族活动跨度从先秦两汉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三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且分歧较大。根据对丁零民族的迁徒活动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关系特点的考察,救勒族应是丁零与匈奴融合后产生的新族体,高车是敕勒族的他族。

  • [期刊论文] 从柔然汗国与北魏的关系看北魏北边防务的兴衰

    作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12.00

    关键词:北魏;柔然;防务;特殊性

    摘要:拓跋鲜卑与柔然之间的各种交往是公元4世纪后期到公元6世纪初期北方地区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北魏北边防务措施也主要是针对柔然展开的。与以往中原政权的北边防务相比较,北魏的北边防务具有特殊性。

共30条记录 1/3 首页 1 2 3 跳转 下页 尾页
第 1 页